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
2011年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,荷兰馆广受好评,创意的设计,环保的理念。无一不展示着荷兰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环保概念。会展期间一共有500万左右游客访问荷兰馆,20多家国家级媒体对荷兰展馆的设计进行了报道并给与了高度评价。荷兰展馆的设计更是在多国的展馆设计中脱颖而出,一举获得“最佳水景”和“最佳设计”两个奖项的金奖。然而在成功的背后,却又是充满了许多的曲折和挑战。
2009年夏天,西安代表团来到荷兰访问姐妹城市。此次访问的目的之一便是邀请荷兰参加2011年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。虽然荷兰方面对于此次活动十分感兴趣,但是当时的荷兰已经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经济危机影响,经济并不景气,一直无法下定决策。同时,由于荷兰的不同商业模式,此类活动大多是由商业公司自行组织,政府方面不愿主动组织。随着展会的临近,荷兰方面却一直没有确定下来。在这种情况下,欧中合作基金会主动担起重任,在最短的时间内,利用自己多方面的关系与人脉,发起了由8家荷兰公司组成的团队,并获得荷兰政府的授权代表荷兰方面参加此次博览会。
尽管面临着资金不足,时间紧迫等多种困难,欧中合作基金会依旧在短时间内安排好了活动行程,并筹齐活动相关费用。同时,荷兰馆的主题概念讨论也在热烈进行着。为了更好地展现荷兰的园艺和设计理念,欧中合作基金会与荷兰设计联盟决定,利用展馆当地的水系条件,以水系的循环使用为主体概念,从而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,相生相息的可持续发展思想。展园由三层玻璃阳光房、马蹄莲形竹子构筑物和水景系统三部分组成。荷兰馆的标志物是一个用3000根竹子打造而成,空间结构复杂的竹子和钢结构混合体,外观似马蹄莲。竹结构主要用于围栏和马蹄莲外墙,而内骨架则由钢柱做成旋转式楼梯。整个马蹄莲构筑物的上端是一副西安地图,下端是荷兰地图,寓意着荷兰之花盛开在西安的土地之上。展会期间许多游客登上10米高的马蹄莲顶部露台,园区美景一览无余。
从设计到施工,欧中合作基金会担任荷方与中方之间的沟通与调节工作,克服中荷两种不同文化的沟通问题,保证信息交流的有效性,减少设计方与施工方的冲突,最终确保展馆顺利竣工,圆满完成了这一促进中荷文化交流的活动。